(一)应全过程贯彻清洁生产原则和循环经济理念,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和先进设备,加强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,减少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,项目单位产品物耗、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等指标应达到国际同行业清洁生产先进水平,其中能耗指标按相关主管部门要求进行落实。 (二)应按“清污分流、雨污分流、一水多用、分质处理”的原则,规划设计、改造厂区给排水系统,严禁初期雨水、生产废水、冲洗废水混入清下水管网。严格按照《报告书》确******有限公司大湾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。全部污水管道应采用专用明管,厂区间管道应实时流量监控并记录台账,严防废水在输送过程中泄漏。 (三)落实《报告书》提出的各类废气处理措施,确保各类废气稳定达标排放,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生产过程中废气无组织排放。本项目采用园区集中供热,有组织废气氯化氢、氨、颗粒物执行《农药制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39727-2020)表1标准,氟化物、硫酸雾、一氧化碳执行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》(DB32/4041-2021)表1标准,挥发性有机物燃烧装置的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、二噁英类执行《农药制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39727-2020)表2标准,甲苯、甲醇、氯苯类、DMF、乙酸乙酯(乙酸酯类)、乙腈、甲醛、非甲烷总烃、臭气浓度执行《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》(DB32/3151-2016)表1标准,溴化氢参照执行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》(DB31/933-2015)表1标准;无组织氯化氢执行《农药制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39727-2020)表3标准,颗粒物、氟化物、硫酸雾、一氧化碳执行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》(DB32/4041-2021)表2标准,氨执行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14554-93)表1标准,甲苯、甲醇、氯苯类、DMF、乙酸乙酯(乙酸酯类)、乙腈、甲醛、非甲烷总烃、臭气浓度执行《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》(DB32/3151-2016)表3标准。厂区内无组织有机废气执行《农药制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39727-2020)表C.1标准。废气处理系统应配备备用装置或与生产装置同开同停,规范操作规程,杜绝废气事故性排放。 (四)应选用优质低噪声设备,采用“闹静分开”和“合理布局”的原则,对噪声源设备采取有效的减振、隔声等降噪措施并合理布局,确保厂界噪声达到《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》(GB12348-2008)3类标准。施工期噪声应符合《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》(GB12523-2011)要求。 (五)应持续切实做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,严格落实《报告书》中提出的分区防渗要求,对生产车间、原料仓库、成品库、危废暂存间、储罐区、污水处理池及其污水管线、事故池底部等区域采取重点防渗措施,制定并落实土壤、地下水跟踪监测计划和应急响应措施。 (六)应按“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”原则和相关生态环境管理要求,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收集、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,实现固体废物全部综合利用或安全规范处置。原有产生的氯化钾、溴素须严格落实《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》(GB34330-2017)、《固体废物再生利用污染防治技术导则》(HJ1091-2020)、《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〈江苏省固体废物全过程环境监管工作意见〉的通知》(苏环办〔2024〕16号)及《报告书》相关要求,如不满足上述要求,应作为固体废物管理,并按照《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》(GB5085.7-2019)等标准进行属性判定,根据鉴别结果规范管理。如部、省和市级主管部门对本环评报告明确的产品、固体废物提出新的管理要求,从其要求依法依规进行管理。 (七)应做好废弃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。按照《省生态环境厅、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做好生态环境和部门联动工作的意见》(苏环办〔2020〕101号)要求,废弃危险化学品应及时报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备案,取得备案后作为危险废物管理。 (八)应强化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,有效防范环境风险。严格落实《报告书》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等要求,建立环境安全预警与应急体系,按环境风险评价提出的对策,储备必要的事故应急物资设备,将本项目的事故风险防范纳入园区应急防控体系,确保事故状态下的环境安全。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生态环境部门备案,严格落实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。利用厂区现有容积4894m3事故池(其中A厂区南厂区1座1350m3;A厂区北厂区2座,分别为2154m3和1390m3)收集事故废水,事故应急池正常情况下必须空置,事故废水确保不进入外环境。 (九)你公司应按要求规范设置各类排污口和标志。按照《江苏省污染源自动监测监控管理办法》(2022年修订)要求,安装废气、废水自动监测监控设备并与属地生态环境部门联网。废气排放筒应合理设置采样口、采样监测平台;废水排放口、雨水排放口应设置在线监测、视频监控和由园区监管部门控制的自动排放阀。各类污染治理设施应单独安装水、电、蒸汽等计量装置,关键设备(风机、水泵)设置在线工况监控。按照《报告书》相关要求,形成企业环境监测监控能力,组织实施日常自行监测。 (十)加强厂区绿化,厂界四周应建设绿化隔离带,以减轻废气和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。 |